尿道狭窄留置导尿3个月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4-09-12 15:01:56
彭景涛

彭景涛 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泌尿外科

尿道狭窄时留置导尿3个月,主要是因尿道狭窄阻碍尿液排出,留置导尿管可引流尿液,防止肾积水等并发症。患者可采取保持导尿管通畅、预防导尿管感染、观察尿液的性状、适度固定导尿管、定期更换引流袋等措施进行护理。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保持导尿管通畅

每天定时观察导尿管是否有扭曲、受压的情况。如果发现导尿管被压在身体下方,应小心地将其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同时,避免导尿管与其他物品缠绕,确保尿液能够顺利流出。保持导尿管通畅可以防止尿液滞留导致的膀胱压力升高,从而减轻尿道狭窄的症状。对于尿道狭窄患者,保持导尿管通畅是必要的,以维持正常的排尿功能。

2.预防导尿管感染

每天用温水清洗尿道口周围,清洗时由上至下,从尿道口向外擦拭。可以使用无菌棉球或柔软的纱布蘸取温水进行擦拭。清洗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预防感染至关重要,因为感染可能导致膀胱炎、肾盂肾炎等严重并发症。对于尿道狭窄患者,留置导尿管可以缓解排尿困难,但同时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3.观察尿液的性状

观察尿液的性状包括颜色、气味和量的检查,以评估排泄功能和是否存在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如果发现尿液颜色变深、浑浊、有异味或出现血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告知医生。对于留置导尿的患者,观察尿液的性状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并发症或感染迹象。对于尿道狭窄患者,留置导尿可以缓解排尿困难,但同时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4.适度固定导尿管

患者可使用医用胶带或导管固定装置将导尿管妥善固定在患者大腿内侧或腹部等合适的位置,避免导尿管过度牵拉或移动。固定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既不能过松导致导尿管滑脱,也不能过紧影响血液循环。适度固定导尿管可以减少因导管移动或脱出导致的不适和并发症。对于留置导尿的患者,适度固定导尿管可以提高舒适度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5.定期更换引流袋

定期更换引流袋是指按照医生建议间隔3-7天更换用于收集和储存尿液的引流袋。更换时,先关闭导尿管的引流开关,然后用碘伏等消毒剂消毒导尿管接口处,再连接新的引流袋。更换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定期更换引流袋可以减少细菌滋生和感染的风险。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定期更换引流袋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和身体反应。如果出现发热、排泄困难加剧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联系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此外,鼓励患者多喝白开水,增加尿量,起到自然冲洗尿路的作用。每天可饮用1500-2000毫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