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娟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内科
流口水在中医上称为流涎,流涎可能是脾虚、胃热、湿热、肝火旺盛、心脾两虚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合理的处理措施。
1、脾虚
脾虚是因为饮食不节、劳逸失度、久病体虚等原因引起的,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肢体倦怠、流涎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规律饮食,不要暴饮暴食。
2、胃热
胃热是因为外感热邪、长期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等原因引起的,患者会出现口渴、口臭、牙龈肿痛、流涎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牛黄清胃丸、黄连上清丸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可以使用清水或者淡盐水漱口。
3、湿热
湿热是因为长期处于潮湿环境、脾胃功能失调等原因引起的,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腹痛、流涎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甘露消毒丸、葛根芩连丸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的通风干燥,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
4、肝火旺盛
肝火旺盛是因为情绪抑郁、生活不规律等原因引起的,患者会出现口干口苦、头晕、面红目赤、流涎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龙胆泻肝丸、泻肝安神丸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不要熬夜,可以多吃一些苦瓜、丝瓜等食物,有利于辅助清肝火。
5、心脾两虚
心脾两虚是因为思虑过度、久病失调等原因引起的,患者会出现心悸、失眠、健忘、流涎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归脾丸、人参健脾丸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