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培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一般情况下,针灸建议避开月经期。
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看,月经期间女性的气血处于相对特殊的状态,此时血海由满而溢,气血下注胞宫。针灸的刺激可能会对气血的运行产生影响,导致气血运行紊乱。比如,针刺穴位可能会使原本应规律下行的气血出现异常的变动,这可能会造成月经周期、月经量等方面的改变,可能会出现月经量突然增多、经期延长或者月经突然停止等情况,不利于女性生理期的正常生理过程。
从身体的整体状态来说,月经期间女性的身体相对较为敏感和脆弱。身体的抵抗力和调节能力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针灸虽然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手段,但毕竟是一种外来的刺激。在这个特殊时期进行针灸,身体可能难以承受这种额外的刺激,容易引发一些不适反应,如腹部疼痛、坠胀感加剧等,给女性在经期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困扰。
从安全角度出发,虽然并非所有女性在经期针灸都会出现不良反应,但为了确保女性生理期的安全、平稳度过,以及维持月经的正常规律,减少对身体的潜在不良影响,在月经期间最好避免进行针灸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平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