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脉诀诊脉法,即中医的脉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的切诊部分,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的脉搏,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判断病证的诊察方法。
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心脏搏动是形成脉象的动力,心气与脉象直接相关;脉为气血运行之通道,并有约束和推进血流的作用。中医又把脉诊部位通过三部九候法、寸口诊法进行区分。其中三部九候法是一种古老的诊脉方法,分头、手、足三部,每部又各分天地人三候,合而为九,故称为三部九候遍诊法。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其位置在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分为寸、关、尺三部,以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部位即为关,关前腕端为寸,关后肘端为尺,两手合而为六部脉。
诊脉时最好在清晨,此时内外安静干扰少。患者正坐或仰卧,平和状态下,中医进行诊脉,每次诊脉不应少于1分钟,即古人认为的50动。传统上常用三指同取名总按,单按一指一部断的方法。沉取为按,浮取为举,浮沉之间寻中取。
中医通过切按患者的脉搏,可帮助了解病情和判断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