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下降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3-10-09 20:51:41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白蛋白下降可能是营养不良、肝硬化、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原因导致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1、营养不良

如果患者长期挑食、偏食,会导致体内营养元素不足,从而导致白蛋白下降。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的方式进行改善,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2、肝硬化

肝硬化通常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胆汁淤积等原因所引起,由于肝脏功能受到损伤,会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肝脏移植手术进行治疗。

3、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通常是由于遗传、感染等因素所引起,由于肾脏功能受到损伤,会导致白蛋白下降。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复方环磷酰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肾移植手术进行治疗。

4、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通常是由于遗传、感染等因素所引起,由于肾小球过滤功能下降,可能会导致白蛋白丢失过多,从而出现上述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利尿剂减轻水肿,改善症状。同时,患者还可以遵医嘱服用卡托普利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通常是由于遗传、环境因素等原因所引起,由于体内存在炎症反应,会导致白蛋白消耗增多。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氨蝶呤片、硫酸羟氯喹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不适症状的缓解也有积极意义。若患者的不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