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气不足在中医上是指气虚证,气虚证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气虚证多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累过度、久病虚弱、年老体衰等因素引起。
1、先天不足
如果患者先天体质虚弱,或者是父母体弱多病,导致患者出生时身体素质较差,就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气虚证。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补肺丸、柏子养心丸等。
2、后天失养
如果患者平时饮食不规律或者不健康,就可能会导致脾胃受损,无法将食物中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气虚证。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等。
3、劳累过度
如果患者劳累过度,可能会损伤身体的元气,导致身体的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出现气虚证。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八珍颗粒、十全大补丸等。
4、久病虚弱
如果患者长期患病,可能会导致身体比较虚弱,容易导致元气不足,从而出现气虚证。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玉屏风散、补中益气丸等。
5、年老体衰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个器官会逐渐衰弱,从而出现气虚证。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生脉饮、人参健脾丸等。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炸鸡、冰淇淋等,以免加重病情。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可以帮助身体提高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