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一般情况下,患有坏血病吃维生素是有益的,但要适量吃,通常不能多吃。坏血病也称维生素C缺乏症,一般是由于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C而引起的全身性出血,以及骨骼肌、心肌等组织功能的下降。
维生素C通常具有促进骨胶原的合成、维持毛细血管的完整性、促进肠道对铁的吸收、防止出现缺铁性贫血等作用。患有坏血病的患者在患病期间,机体的凝血功能一般会出现异常,很容易出现牙龈出血、鼻腔出血、伤口出血等症状,而维生素C可以促进血小板的生成,改善凝血功能,所以在患病期间适当吃维生素C有助于缓解上述症状。另外维生素C还具有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的作用,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但是维生素C不可以过量服用,过量服用维生素C可能会出现腹泻、皮肤红而亮、头痛、尿频、恶心呕吐、胃痉挛等不良反应。此外,过量服用维生素C可能会诱发溶血,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皮肤黏膜的黄染。
患有坏血病的患者可以适当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西红柿、猕猴桃、柠檬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患有坏血病的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要注意补充营养,同时要积极配合医生查明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