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彬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全科
酒精降温的原理主要是利用酒精的挥发性。
酒精易挥发,当把酒精涂抹在皮肤表面时,酒精会迅速从液态变为气态,这个过程需要吸收热量。而人体皮肤表面的热量被酒精吸收后,皮肤的温度就会下降,从而达到降低体温的目的。
此外,酒精还能使皮肤表面的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面积,进一步促进热量的散发。这样,通过酒精的挥发吸热和血管扩张散热双重作用,实现对人体的降温效果。
通常使用75%的医用酒精,准备柔软的毛巾或纱布,毛巾或纱布要干净、柔软,避免使用粗糙的材质以免损伤皮肤。将毛巾或纱布浸泡在酒精中,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宜。然后轻轻擦拭选定的部位,擦拭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损伤皮肤。每个部位擦拭时间约为3至5分钟,反复擦拭几次。主要擦拭大血管分布的部位,如颈部两侧、腋窝、肘窝、腹股沟、腘窝等。这些部位的血管丰富,血液循环快,通过酒精的挥发可以更快地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
要注意避免擦拭心前区、腹部、后颈部、足心等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应。酒精擦拭时,要确保室内温度适宜,避免患者着凉。一般室内温度保持在25℃至28℃左右较为合适。
在用酒精来进行物理降温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体温、脉搏、呼吸等。如果患者的体温持续不降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酒精易燃,在使用过程中要远离火源,避免发生火灾。同时,要将酒精放置在儿童不易接触到的地方,防止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