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肌痉挛是什么

2023-07-14 20:22:39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缺血性肌痉挛,通常是指肌肉缺血性挛缩,可能是由于不良姿势、肌肉损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所引起的肌肉缺血性挛缩。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1、不良姿势

如果患者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久坐、跷二郎腿等,可能会导致腿部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肌肉缺血性挛缩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症状。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慢跑、游泳等体育锻炼,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2、肌肉损伤

如果患者局部受到外伤或局部肌肉受到牵拉,可能会导致局部肌肉损伤,从而引起肌肉缺血性挛缩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红外线治疗、微波治疗等方式进行物理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进行治疗,缓解疼痛症状。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动脉血管出现狭窄、堵塞,从而引起肌肉缺血性挛缩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除此之外,肌肉缺血性挛缩还可能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