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溢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乳腺外科
多发性腺瘤一般是指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多发性内分泌腺瘤是指发生在胰腺、甲状腺、肾上腺等部位的内分泌腺瘤,可能与家族遗传、长期接触辐射、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不良饮食习惯、情绪因素等原因有关,患者可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家族遗传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家族中患有此类疾病,可能会导致下一代的患病概率升高,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处理,同时还可以配合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2、长期接触辐射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辐射较大的环境下,可能会导致体内的内分泌细胞发生异常增生,从而诱发上述症状。患者在进入辐射较大的场所时应注意自身的防护,可通过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等方式降低患病的可能性。
3、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
若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紊乱,从而诱发多发性内分泌腺瘤。患者需要及时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免加重病情。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甲磺酸溴隐亭片等下丘脑和垂体中多巴胺受体的激动剂进行治疗。
4、不良饮食因素
经常食用含有激素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豆制品等,可能会导致体内的内分泌细胞发生异常增生,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出现患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的现象。患者需要注意合理膳食,避免过量食用上述食物。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5、情绪因素
如果长期处于压力过大的情绪下,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紊乱,从而诱发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多与家人聊天、听舒缓的音乐、外出旅游等方式释放压力。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
若患者明确诊断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时,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