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培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柴胡四物汤是由柴胡、当归、芍药、川芎、熟地黄、人参、黄芩、甘草、半夏组成的,具有调和气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妇人月经不调、脐腹坠痛、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等病症。
1、柴胡
柴胡是一种中药材,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等病症。
2、当归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病症。
3、芍药
芍药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肝血亏虚,月经不调,崩漏,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等病症。
4、川芎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病症。
5、熟地黄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血虚萎黄,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盗汗遗精,腰膝酸软,精血两亏等病症。
6、人参
人参味甘、苦,性温,归脾、肺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气虚欲脱、气脱亡阳、脾胃虚弱、肺气不足等证。
7、黄芩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病症。
8、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等病症。
9、半夏
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等病症。
患者在服用药物时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导致患者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