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的年龄段发病率

2023-08-14 09:31:01
许鹤洋

许鹤洋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胃肠外科

肠癌一般指大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一般在40岁以后会逐渐升高,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一般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发病率相对较高。

大肠癌的发病原因与遗传、年龄、饮食习惯、肠道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4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会有一定升高,并且有家族聚集性,因此对于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及早发现大肠癌。此外,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也容易诱发大肠癌。

大肠癌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如便血、腹痛、腹部肿块等。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如内镜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等,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大肠癌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配合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方式进行联合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紧张,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