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性贫血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3-08-18 10:00:49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叶酸性贫血是指由于叶酸缺乏或利用障碍所引起的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的贫血。可以通过调整饮食、避免使用影响叶酸利用的药物、药物治疗、输注新鲜血液、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
1.调整饮食:合理的饮食是治疗叶酸性贫血的重要一环。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类、水果等可以提供足够的叶酸。同时,限制摄入酒精和咖啡因也可以有助于缓解症状。
2.避免使用影响叶酸利用的药物:一些抗癫痫药、抗生素和抗癌药可能会干扰叶酸的利用和吸收。在服用这些药物时应该注意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规定的方法服药。
3.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遵医嘱使用叶酸片、富马酸亚铁颗粒等药物来纠正贫血的情况。同时还可以配合使用维生素B12片、琥珀酸亚铁胶囊等药物辅助治疗。
4.输注新鲜血液:对于重度叶酸性贫血患者来说,单纯通过口服药物可能无法达到较好的效果,此时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通过输注新鲜血液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能够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5.手术治疗: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等疾病引起的上述情况,患者则需配合医生积极进行针对性地治疗,比如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等。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熬夜等不良嗜好。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