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黄素中毒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3-09-01 17:54:42

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 内科

叶黄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在蔬菜、水果等植物中广泛存在。正常情况下摄入量较少,一般不会引起毒性反应。如果过量食用含有大量叶黄素的食物或者补充剂,则可能会导致叶黄素中毒,出现腹泻、皮肤发红、头痛、眼部不适、肝功能异常等不适。
1.腹泻:摄入过多的叶黄素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此时需要停止摄入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并及时就医进行对症治疗。
2.皮肤发红:部分人可能因为叶黄素摄入过量而出现皮肤发红的症状。这是因为叶黄素能够影响色素代谢过程,从而导致皮肤颜色变化。这种现象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会自行消失。
3.头痛:一些人在摄入大量的叶黄素后会出现头痛症状。这可能是由于叶黄素引起的血管扩张所致。对于轻度头痛可以采取休息和放松的方法缓解,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进行治疗。
4.眼部不适:叶黄素在保护眼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过度摄入可能会导致眼部不适,如眼干、疲劳和视力模糊等症状。建议适当减少摄入量并注意眼部保健。
5.肝功能异常:叶黄素需要经过肝脏进行代谢,如果长时间大量摄入,就会增加肝脏负担,严重时还会导致肝细胞损伤,甚至会引起脂肪肝的发生。因此建议患者平时尽量避免食用此类食物,以免损害身体健康。
对于已经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的人群,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合理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及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苹果、西红柿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有利于病情恢复。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