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胃下垂的特殊手法是什么

2024-09-12 15:02:04

任培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一般不存在中医治疗胃下垂的特殊手法。中医治疗胃下垂可采取艾灸中脘穴、按摩足三里穴、推拿腹部、点按脾俞穴、揉按胃俞穴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艾灸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肚脐上方四横指处,艾灸时可使用艾条悬灸或隔物灸,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艾灸中脘穴可以刺激胃部神经,促进胃蠕动,增强胃功能,从而缓解胃下垂引起的症状。

2.按摩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按摩时可使用拇指指腹按揉穴位,每次5-10分钟。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按摩该穴位可以调理脾胃,增强胃动力,有助于改善胃下垂的症状。

3.推拿腹部

推拿腹部时,可顺时针方向轻柔按摩腹部,每次5-10分钟。推拿腹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缓解胃下垂引起的不适症状。

4.点按脾俞穴

脾俞穴位于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处。点按时可使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每次3-5分钟。脾俞穴是脾脏的背俞穴,按摩该穴位可以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消化能力,有助于缓解胃下垂的症状。

5.揉按胃俞穴

胃俞穴位于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处。揉按时逐渐用力按压并进行小幅度的揉动,力度适中,以感到穴位处有酸胀感为度,每次3-5分钟。胃俞穴是胃的背俞穴,按摩该穴位可以调理胃气,增强胃动力,有助于改善胃下垂的症状。

胃下垂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一般来说,每隔 3-6 个月复查一次胃镜或钡餐造影,观察胃的位置和形态变化。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