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娟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内科
出现上述症状可能是由于气血不足、阴虚内热、心肾不交、湿热郁蒸、瘀阻脉络等原因所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辨证进行治疗。
1、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是指体内的气与血两者都不足,可能与长期营养不良有关。一般会使身体的正常功能有所减弱,从而出现自汗、身体虚弱、疲乏无力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体温很低但是浑身燥热的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八珍颗粒、人参养荣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平时还可以多吃一些补气血的食物,比如红枣、阿胶等。
2、阴虚内热
阴虚内热是指体内阴液亏虚、水不制火而造成的一种疾病,可能与过度劳累以及房事过多有一定的关系,患病以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手足心热、胸中烦躁、潮热盗汗以及口干舌燥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进行治疗。
3、心肾不交
心肾不交是指心与肾互为表里,肾阴亏损则心火独亢,心火不能下交于肾,以致心肾不交。可能与用脑过度、劳心费力有关,患者一般会出现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等症状,也会引起上述现象。可以遵医嘱服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进行治疗。
4、湿热郁蒸
湿热郁蒸是指湿热邪气郁滞于体内,无法排出体外,在体内长时间淤积所引起的病症。可能与饮食不节,长期食用辛辣刺激之品有关,患病以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头重、食欲减退、四肢困倦、大便溏稀以及浑身燥热等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龙胆泻肝丸、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
5、瘀阻脉络
瘀阻脉络是指血液运行不畅,在血管内造成堆积所引起的病症。可能与受凉、情志失调有关,患病以后会导致患者出现局部刺痛、肿胀及出血的症状,还可能会伴随着体温很低但是浑身燥热的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血府逐瘀胶囊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后对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