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造血衰竭的类型有哪些

2024-09-02 22:23:49

刘尚勤 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血液内科

骨髓造血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骨髓功能减退和无效红细胞减少的一组疾病。可能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慢性白血病等疾病类型。

1.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骨髓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异常,造成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皮肤黏膜可有瘀点、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症状,还容易发生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的感染,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

2.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由于基因缺陷导致血红蛋白的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从而引起贫血。根据病情轻重程度不同,症状有所差异。轻型患者可能仅有轻度贫血或无症状;中型患者有中度贫血,可出现乏力、头晕、黄疸等症状;重型患者出生后不久即出现严重贫血、肝脾肿大、发育不良等,需要定期输血治疗。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主要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导致血细胞发育异常,出现无效造血。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化学物质接触、电离辐射等有关。患者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脾肿大。

4.骨髓纤维化:骨髓中的纤维组织增生,逐渐取代正常的造血组织,导致造血功能逐渐衰竭。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贫血、乏力、消瘦、出血等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盗汗、发热等全身症状。

5.慢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分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前者主要是由于染色体异常形成费城染色体,导致酪氨酸激酶活性异常增高,刺激白细胞过度增殖。后者则是由于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引起。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一般无症状,逐渐出现乏力、低热、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如果自身属于上述情况,则需要及时去医院血液内科就诊,完善CT检查、X线检查、抽血化验等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然后遵医嘱积极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