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娟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内科
治疗癣的中药有很多,常见的有地肤子、白鲜皮、苦参、黄柏、土茯苓等。
1、地肤子
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味甘、性平,归肾经和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瘙痒、疥癣等病症。
2、白鲜皮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其味苦、性寒,归脾经和胃经,具有燥湿健脾、清热利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等病症。
3、苦参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其味苦、性寒,归心经、肝经和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抗菌消炎的功效,苦参含苦参碱,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常用作治疗皮肤瘙痒、消化不良等症。
4、黄柏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其味苦寒,归肾经和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湿疹水泡、热淋涩痛等病症。
5、土茯苓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其味甘淡,性平,归肝经和胃经,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梅毒及汞中毒所引起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等病症。
患者在使用上述药物时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是芥末等,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如果患者使用上述药物治疗后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采取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