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炳柱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感染病科
甲肝指的是甲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指的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判断自己是否患有上述两种疾病,患者可通过接触史、症状、体征、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
1、接触史
判断自己是否患有以上两种疾病,需要明确自身是否接触过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如果曾经接触过以上两种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导致自身感染疾病。
2、症状
以上两种疾病的患者通常会出现食欲减退、乏力、腹泻、肝区不适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黄疸、发热等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明确自己是否被感染。
3、体征
以上两种疾病的患者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可能会出现肝脾肿大、肝区压痛、肝掌、蜘蛛痣等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能是感染了甲型病毒性肝炎或乙型病毒性肝炎。
4、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是诊断以上两种疾病的金标准,主要是通过血液、粪便等标本进行检测,如果在血液、粪便等标本中,检测到甲型病毒性肝炎病毒RNA、乙型病毒性肝炎的DNA,则说明患者被感染了。
5、血清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主要是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抗体、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体,从而判断患者是否患有以上两种疾病。
如果患者确诊为以上两种疾病,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以免发生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