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对肝功能的影响有哪些

2023-09-22 09:41:33

邬喆斌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感染科

莫西沙星一般是指盐酸莫西沙星片。通常情况下,盐酸莫西沙星片可能会导致肝脏损伤、转氨酶升高、胆汁淤积性黄疸、影响胆红素代谢、肝纤维化等。

1、肝脏损伤:盐酸莫西沙星片是一种广谱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以及胃肠道感染等疾病。患者在服用该药后,可能会出现肝脏损伤的情况,从而引起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情况发生。

2、转氨酶升高:由于盐酸莫西沙星片属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果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肝脏代谢负担加重,从而使转氨酶水平升高。

3、胆汁淤积性黄疸:由于盐酸莫西沙星片会抑制细菌DNA回旋酶的活性,使细菌DNA螺旋变松,从而影响到细菌的生长繁殖,所以会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进而诱发胆汁淤积性黄疸。

4、影响胆红素代谢

由于该药物会抑制细菌DNA螺旋酶的活性,因此会导致细菌无法正常生长和繁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从而出现黄疸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多喝水,能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恢复。

5、肝纤维化

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盐酸莫西沙星片也可能增加肝纤维化的风险。肝纤维化是肝脏损伤后的修复反应,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进展为肝硬化。

除此之外,还可能造成肝细胞坏死等情况的发生。建议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并且定期复查肝功能。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