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晓茹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营养科
25-羟基维生素D偏低可能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症、肾小管性酸中毒、肾病综合征、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肝脏疾病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维生素D缺乏症
维生素D缺乏症通常是因为患者体内维生素D含量不足,导致无法正常吸收,从而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骨骼疼痛、肌肉松弛、神经兴奋性增高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偏低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维生素D片、维生素AD滴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海鲜等。
2、肾小管性酸中毒
肾小管性酸中毒通常是因为肾小管功能障碍,导致肾脏酸化功能下降,使体内酸性物质排出过多,从而出现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偏低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氢钠片、枸橼酸钾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方式进行治疗。
3、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通常是因为肾小球损伤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等,同时还会伴有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偏低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通常是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手术等原因所引起的,会导致身体内甲状旁腺素分泌减少,从而引起上述情况,同时还会伴有身体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患者可配合医生服用碳酸钙D3颗粒、枸橼酸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适当多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等。
5、肝脏疾病
肝脏疾病通常是因为肝细胞受到损伤,导致肝脏合成功能下降,使体内的25-羟基维生素D含量偏低所引起的。患者可配合医生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还可采取肝移植手术治疗。
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