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 内科
纤维蛋白原活性异常一般指纤维蛋白原的活性出现异常,可能是由于肝脏疾病、凝血功能异常、血栓性疾病、心肌梗死、急性白血病等原因所引起的。
1、肝脏疾病
如果患者患有肝脏疾病,比如肝炎、肝硬化等,就可能会导致肝脏功能受到损伤,从而引起纤维蛋白原活性异常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肝移植的方式进行治疗。
2、凝血功能异常
如果患者患有凝血功能异常,就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纤维蛋白原出现异常,从而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K1片、氨甲苯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3、血栓性疾病
血栓性疾病主要是指血液在血管内形成的栓子,导致血管出现狭窄或者闭塞,从而引起相应的组织器官出现缺血、缺氧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4、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疾病。由于心肌细胞受到损伤,会导致纤维蛋白原活性出现异常,患者会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5、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白血病细胞分化障碍,会导致体内的白细胞数量异常增多,从而引起纤维蛋白原活性异常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伊马替尼、尼洛替尼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