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卓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骨外科
通常没有哪三大奇穴可以治膝盖疼的说法,膝盖疼主要由外感风寒湿邪、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气滞血瘀、痰瘀痹阻等原因引起。通常鹤顶穴、膝眼穴、阳陵泉穴、血海穴、委中穴常被用于辅助治疗膝盖疼,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1.外感风寒湿邪
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人体,留滞于关节,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膝盖疼痛。其中风邪善行而数变,疼痛部位不固定;寒邪主收引、凝滞,疼痛较为剧烈,遇寒加重;湿邪重浊、黏滞,疼痛伴有沉重感。委中穴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通过按摩或针灸委中穴,可以疏通膀胱经的气血,缓解膝关节周围的肌肉紧张和疼痛。
2.气血不足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滋养关节的重要因素。如果气血不足,关节失于濡养,就会出现疼痛、乏力等症状。血海穴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之功效。刺激血海穴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同时,还能调节膝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该穴位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3.肝肾亏虚
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同源。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长期劳累、久病等原因,容易导致肝肾亏虚。肝肾不足,则筋骨失养,容易出现膝盖疼痛、酸软无力等症状。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为足少阳胆经合穴,又是八会穴之筋会,对于膝关节周围的筋肉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调节膝关节的功能,缓解膝盖疼痛。
4.气滞血瘀
外伤、劳损等原因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气滞血瘀。瘀血阻滞经络,不通则痛,从而引起膝盖疼痛。疼痛部位固定,刺痛拒按,夜间加重。鹤顶穴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具有通利关节,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的功效。刺激鹤顶穴可以改善膝关节局部的气血运行,缓解因风寒湿邪侵袭、气滞血瘀等引起的膝盖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等症状。
5.痰瘀痹阻
饮食不节、肥胖等原因可导致体内痰湿内生,加之气血运行不畅,瘀血与痰湿相互胶结,痹阻经络,从而引起膝盖疼痛。疼痛伴有肿胀、沉重感,活动受限。膝眼穴可以活血通络,疏利关节。对于膝关节疼痛、膝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等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通过按摩或针灸膝眼穴,能促进膝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对于膝关节疼痛的患者而言,要注意卧床休息,尽量减少下地负重行走的时间和频率,以免加重膝关节负担而影响恢复。膝关节疼痛时要适当进行功能锻炼,建议每天坚持做股四头肌收缩功能训练,或者踝泵练习,每次不少于30分钟,也可以辅助热敷的方法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膝关节疼痛症状。平时应注意膝关节处的防寒、保暖措施,尤其是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时候,外出时可以佩戴护膝,防止受凉后引起膝关节疼痛加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