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病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4-08-27 18:35:16

朱爽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关节骨病外科

肌病可能是由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内分泌和代谢因素、药物和毒物因素等引起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1.遗传因素

肌病可能由基因突变引起,这些突变可以是显性的或隐性的,导致肌肉组织结构异常或功能障碍。如果有家族遗传病史,应在计划怀孕前3-6个月进行遗传咨询。

2.自身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肌炎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机体对自身的肌肉组织产生错误的免疫反应而引发,这可能导致肌肉炎症、坏死和纤维化。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如甲氨蝶呤片、复方环磷酰胺片等,用温水送服即可。

3.感染因素

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可直接侵犯肌肉组织或引起免疫反应,导致肌病。患者应遵医嘱针对病原体进行抗感染治疗,如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服用方法为温水送服。

4.内分泌和代谢因素

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当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时,会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进而影响肌肉收缩能力,出现肌无力症状。患者应遵医嘱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温水送服。

5.药物和毒物因素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利尿剂等,或者接触有毒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都可能对肌肉造成损害,引发肌病。如果怀疑是药物引起的肌病,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告知医生。

针对肌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肌酸激酶检测以监测病情变化。此外,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如瘦肉、鸡蛋、豆制品等,建议每日摄入蛋白质40-60g,有助于维持肌肉健康。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