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梦婕 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营养科
长期吃猪血通常具有补铁补血、帮助清除毒素、补充营养、辅助保护心血管、辅助增强免疫力等好处。如果长期过量食用,则可能会导致铁过量、胆固醇摄入过多、过敏反应、嘌呤含量问题、影响其他营养物质吸收等坏处。
一、好处
1.补铁补血:猪血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而且是血红素铁,这种铁的生物利用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对于缺铁性贫血的人群或者有贫血风险的人如经期女性、孕妇等,长期适量食用猪血可以有效补充铁元素,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改善贫血症状,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使面色红润。
2.帮助清除毒素:猪血中的血浆蛋白在人体内经胃酸和消化酶分解后,会产生一种可以解毒、清肠的物质。其能够与侵入人体的粉尘、有害金属微粒等发生反应,形成不容易被人体吸收的化合物,然后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3.补充营养:猪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并且其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的需求比较接近,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同时,猪血还含有维生素B2、维生素B12、叶酸等多种维生素,这些维生素在人体的新陈代谢、细胞发育和神经系统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外,猪血中的锌、铜、锰等矿物质也较为丰富,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4.辅助保护心血管:猪血中的卵磷脂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胆固醇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降低胆固醇,能够减少血管壁上脂质的沉积,使血管保持通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猪血中的钾元素对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和血压稳定也有一定的帮助。
5.辅助增强免疫力:猪血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相互配合,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例如,蛋白质是构成抗体的主要成分,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代谢和功能。长期食用猪血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使身体更好地抵御外来病原体的侵袭,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二、坏处
1.铁过量:猪血富含铁元素,长期过量食用猪血可能会导致体内铁元素堆积。人体对铁的吸收和代谢是有限度的,过多的铁会在肝脏、心脏等器官中沉积,可能引发血色素沉着症。这种疾病会对肝脏、心脏、胰腺等器官造成损害,如导致肝功能异常、心律失常、胰腺功能障碍等。
2.胆固醇摄入过多:猪血中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如果长期大量食用猪血,会使人体摄入过多的胆固醇。血液中胆固醇过高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使血管腔变窄,进而影响血液循环。这可能会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
3.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可能对猪血过敏。过敏反应可能包括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呼吸急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对猪血中的某些蛋白质产生了异常反应。对于过敏体质的人,长期食用猪血可能会频繁引发过敏症状,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4.嘌呤含量问题:猪血是一种中高嘌呤食物。对于痛风患者或者高尿酸血症患者来说,长期食用猪血可能会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尿酸在关节等部位沉积后,容易引发痛风发作,出现关节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关节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5.影响其他营养物质吸收:猪血中含有较多的磷元素,长期大量食用可能会导致钙磷比例失调。因为钙和磷在人体内的吸收和代谢相互关联,磷过多会影响钙的吸收,使人体容易出现缺钙的情况。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儿童等对钙需求较高的人群,长期食用猪血可能会增加骨质疏松或骨骼发育不良的风险。
猪血虽然营养丰富,但要注意适量摄入。一般来说,每周食用2-3次,每次100-150克即可。同时,要注意猪血的生产加工过程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尽量选择有品牌保障的产品,减少购买到受污染或变质猪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