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区别

2023-08-17 19:37:39

朱鹏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心血管外科

下肢动脉硬化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区别主要包括发病原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注意事项不同、预后不同等。

1、发病原因不同

下肢动脉硬化可能与长期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原因有关。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原因有关。

2、症状不同

下肢动脉硬化可能会出现下肢发凉、麻木、疼痛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症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会出现下肢发凉、麻木、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肢体瘫痪、皮肤发黑、坏死等症状。

3、治疗方式不同

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肠溶胶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可以通过血管支架植入术等方式改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片等药物治疗。

4、注意事项不同

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以免加重病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不要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5、预后不同

下肢动脉硬化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痛等并发症,甚至可能会导致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出现下肢坏疽的情况。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导致下肢缺血,出现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甚至可能会引起下肢坏死的情况。

如果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熬夜、酗酒、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患者也可以适量进行户外体育运动,如打太极、慢跑,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