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眩晕、呕吐、血压高可能是高血压、脑供血不足、脑出血、脑梗死、脑动脉硬化症等疾病引起的。
1、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可出现头痛、心律失常、心悸、耳鸣等症状。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脑血管出现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脑血管的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头晕、呕吐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苯地平、美托洛尔等药物进行治疗。
2、脑供血不足
由于大脑内的血液供应减少,会导致脑功能障碍,进而会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并且还会伴有视物模糊、失眠多梦等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
3、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患者可出现头晕、头痛、肢体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如果患者的脑出血量较大,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呕吐、血压升高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进行治疗。
4、脑梗死
脑梗死是指因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局部缺血、坏死出现神经功能损害的情况。患者可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口角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如果患者的脑梗死面积较大,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呕吐、血压升高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植入支架等方式进行治疗。
5、脑动脉硬化症
脑动脉硬化症是指脑动脉管壁因脂类物质沉积和内膜受损,同时血小板、纤维素等物质积聚在损伤的血管壁内膜上,使得动脉管壁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血管壁变硬,血管腔狭窄。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耳鸣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的不适症状持续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