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铁兵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 中医内科
凉血散瘀是中医治疗方法中的一种治疗血证的方法,主要通过使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散瘀消肿等功效的中药组方,来达到治疗热入血分、迫血妄行之出血证及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病症。
凉血散瘀的代表中药有茜草、丹皮、生地黄等。其中,茜草性寒味苦,具有凉血止血、祛瘀生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吐血、咯血、小便出血等。丹皮性微寒味辛苦,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入营分、迫血妄行之吐血、尿血等血症。生地黄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入营分、迫血妄行之吐血、斑疹等血症。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慢跑等,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生姜等,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苹果、西红柿、胡萝卜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患者出现血热、血瘀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