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肝胆胰外科
肝癌一般会引起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原因的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的弥漫性肝损伤,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和门静脉高压。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水、黄疸、肝掌、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1、腹水
肝硬化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腹水,因为肝硬化会导致肝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白蛋白合成能力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得大量液体渗入腹腔形成腹水。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呋塞米、螺内酯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也可以通过腹腔穿刺术进行治疗。
2、黄疸
肝硬化会导致肝功能异常,从而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黄疸。患者一般会出现皮肤、黏膜发黄的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肝移植术进行治疗。
3、肝掌
如果患者患有肝硬化,会导致肝功能异常,使雌激素代谢障碍,雌激素在体内堆积,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肝掌。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肝脏移植术进行治疗。
4、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会导致门静脉高压,从而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当患者进食坚硬食物时,可能会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从而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生长抑素、奥曲肽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也可以通过内镜下止血术进行治疗。
5、肝性脑病
肝硬化可能会导致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使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堆积,从而诱发肝性脑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乳果糖、拉克替醇散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门冬氨酸钾镁、熊去氧胆酸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平时饮食上尽量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肝硬化加重。除此之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饮酒,以免加重肝脏的损伤。如果患者出现肝硬化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