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锋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儿科
十个月宝宝咬人一般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缺乏维生素D、锌、铁、钙等营养成分,家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1、正常现象
由于宝宝的年龄较小,对外界的认知不充分,如果在平时养成了咬人的习惯,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过分担心,也不用进行特殊治疗。
2、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促进机体吸收钙元素的作用,如果宝宝体内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出现咬人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使用维生素D滴剂、维生素AD滴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适当带宝宝晒太阳,有助于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
3、缺乏锌
如果宝宝体内缺乏锌元素,可能会导致味觉功能下降,出现厌食、偏食等不良反应,也可能会出现咬人的现象。家长可以给宝宝适当吃富含锌的食物,比如瘦肉、鸡蛋黄、牛奶等,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赖氨葡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4、缺铁
如果宝宝体内缺乏铁元素,可能会导致体内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引起缺铁性贫血,出现咬人、面色苍白、食欲减退等症状。家长可以给宝宝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比如猪肝、菠菜、木耳等,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富马酸亚铁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5、缺钙
如果宝宝体内缺乏钙元素,可能会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出现烦躁、易惊、咬人等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使用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宝宝的饮食,让宝宝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苹果、西红柿、鸡蛋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还可以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同时,家长还要注意宝宝的卫生,保持宝宝的清洁干燥。如果宝宝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