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梦婕 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营养科
适当食用虾对身体有较多的好处,如补充营养、辅助增强免疫力、促进大脑发育、改善皮肤状态、缓解饥饿等。但是需要注意避免过量摄入,否则可能会引起过敏、胃肠道不适、诱发痛风发作、感染寄生虫、增加患病风险等坏处。
一、好处
1.补充营养:虾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钙元素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适当进食后能够为机体补充所需的营养,从而促进生长发育。
2.辅助增强免疫力:虾肉中的营养物质有助于辅助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患病风险。
3.促进大脑发育:虾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等成分对大脑发育有益,适合孕妇和儿童食用。
4.改善皮肤状态:虾肉中的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改善皮肤状态,减少皱纹和色斑,使皮肤更加光滑细腻。
5.缓解饥饿:在过度饥饿时可以适量吃一些虾,能够为身体补充能量,缓解饥饿的情况。
二、坏处
1.过敏:若自身对虾过敏,则可能会诱发过敏反应,出现呕吐、头晕、发热、皮疹、瘙痒等不适。
2.胃肠道不适:若吃的虾过多,可能会加重胃肠负担,出现腹痛、腹胀等情况,或吃的虾并未制熟、较不清洁时,可能会因为胃肠道受到刺激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3.诱发痛风发作:虾属于高嘌呤食物,痛风患者食用可能导致尿酸升高,诱发痛风发作。
4.感染寄生虫:如果虾未煮熟煮透,可能携带寄生虫,如肝吸虫等,引起相应疾病。
5.增加患病风险:过量食用虾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血液中胆固醇升高会导致动脉壁上脂质斑块的形成,使血管变窄,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从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购买虾肉时要选择新鲜、无异味的食材,避免食用变质或受污染的虾肉。烹饪虾肉时要确保彻底煮熟,以杀死潜在的寄生虫和细菌,降低食物中毒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