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鹏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心血管外科
动静脉内瘘狭窄是指人工形成的动静脉瘘吻合口狭窄,可能是由于外伤、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也可能是血栓、血管壁增厚的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外伤
如果动静脉内瘘受到了外伤,导致局部的血管发生了破裂,可能会引起内瘘狭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修补的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
2、血管内皮损伤
如果在透析过程中,使用的透析管质量不好,可能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从而出现内瘘狭窄的情况。建议患者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3、血栓
透析患者长期卧床,血管内血流速度缓慢,容易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改善。
4、血管壁增厚
如果患者在平时经常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血管壁增厚,从而引起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避免透析时内瘘受到撞击,导致内瘘损伤,在饮食方面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肥肉、炸鸡等。患者应注意监测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量,如果血流量较大,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