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生气太阳穴疼可能是由情绪因素、眼部疲劳、紧张性头痛、偏头痛、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建议患者避免过度情绪波动,保持规律作息,及时就医寻求医生帮助,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1.情绪因素
当人处于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时,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水平会发生变化,这些物质会影响脑部血流和神经活动,导致血管收缩或扩张,从而引起太阳穴疼痛,严重时还可能伴随头晕、血压升高。缓解情绪是关键,可以通过深呼吸的方式来放松身心。如将右手放在腹部,左手放在胸前,开始缓慢呼气,感受腹部向内收缩。深吸一口气,慢慢呼出,注意将气息集中在腹部,使胸腔保持稳定。重复上述动作,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坚持数次。
2.眼部疲劳
长时间用眼、缺乏休息可能导致眼睛肌肉过度劳累,进而引起太阳穴疼、眉头疼以及眼胀痛,还可能伴随流泪、红血丝。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后。生气时可能加剧眼部不适,进而间接导致眼周组织如太阳穴处的疼痛。对于长期使用电子产品的人群,建议每隔一小时休息一下眼睛,可通过远眺、按摩10分钟来实现。
3.紧张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通常是由于头部肌肉持续收缩引起的,这种收缩可能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引起头痛、太阳穴疼和眼胀痛。此外,长期的精神压力以及生气等负面情绪也可能导致肌肉紧张,加剧头痛。放松疗法和物理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紧张性头痛。例如,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头痛发作。将干净的毛巾放入40℃左右的温水中,拧干后放在患处热敷,缓解局部疼痛。
4.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复杂的神经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环境因素以及神经化学物质失衡有关。生气时,神经系统的变化可能触发偏头痛的发作,大脑中的神经元异常放电,释放神经递质,刺激三叉神经,导致太阳穴疼痛、眼胀痛、恶心。对于轻度偏头痛,患者可尝试止痛药,如遵医嘱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来减轻疼痛。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须整片吞服,勿嚼碎。
5.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感染、肿瘤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生气时,血压的波动可能进一步加剧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组织受压,进而压迫周围的血管和神经,引起太阳穴疼痛、视物模糊、头晕。降低颅内压的方法包括配合医生使用利尿剂进行治疗,如遵医嘱口服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
如果太阳穴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的器质性疾病。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有助于减少太阳穴疼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