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心血管内科
通常情况下,心力衰竭可能是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病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高血压
若是患者存在高血压的情况,没有及时进行控制,可能会使心脏负荷加重,从而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药物进行改善。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如果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能会使心肌供血、供氧不足,从而诱发上述疾病。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心肌炎
心肌部位受到病原微生物入侵诱发炎症后,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卡托普利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心包炎
心包炎是指身体内的心包膜因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心包炎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从而导致心力衰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地塞米松片、吲哚美辛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积极配合医生通过心包穿刺术进行治疗。
5、心肌病
心肌病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病变,可能与遗传、物理因素、疾病等因素有关。心肌病会导致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心力衰竭。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积极配合医生通过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进行治疗。
饮食上,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肉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从而促进疾病康复。另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