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血红蛋白低0.2g/L是怎么回事

2024-09-02 22:23:45
刘海波

刘海波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血液内科

平均血红蛋白低0.2g/L的原因较多,包括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性肝炎、巨幼细胞性贫血等非血液性疾病。建议患者有不适情况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1.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铁缺乏而导致的贫血,多见于女性和儿童。由于机体对铁的需求量大而摄入不足或者消耗过多所致,患者可出现皮肤苍白、无力、头晕等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2.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常由化学毒物、辐射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等情况,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时应用环孢素软胶囊、酚磺乙胺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3.溶血性贫血: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管外溶血致血红蛋白数量下降,包括血管内溶血与血管外溶血。常见的症状有黄疸、腰痛、酱油色尿等。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4.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病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典型症状为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胀及肝区疼痛等不适症状。患者应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利巴韦林胶囊、恩替卡韦分散片等,要遵循医嘱使用药物。

5.巨幼细胞性贫血:属于一种因DNA合成障碍所引发的贫血,通常与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有关,会出现面色苍白、头痛、耳鸣、失眠等症状。可以遵医嘱口服叶酸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缓解。

此外,还可能与白血病等原因相关。若长期存在此类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检查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继续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