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心血管内科
通常情况下,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脏病不一样。心肌缺血是一种疾病,而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病理状态,且两者的病因、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区别。
1、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痉挛或者栓塞等原因引起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引起胸闷、气短、心慌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心肌缺血患者可以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以及冠脉CTA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如果患者的狭窄程度比较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狭窄程度比较严重,就需要通过支架植入手术来进行治疗。
2、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者坏死的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可以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以及冠脉CTA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如果冠脉狭窄程度比较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美托洛尔、吲达帕胺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冠脉狭窄程度比较严重,就需要通过心脏搭桥手术来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劳累有可能会加重心肌缺血的症状。同时,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激动、焦虑等。另外,患者还要注意遵医嘱服用药物,避免私自停药或者服用过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