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中医科
针灸治疗作用一般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气血、调节脏腑等。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是使用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针刺手法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调和阴阳
人体阴阳失衡,则会出现阴阳失调的情况,而针灸可以使人体阴平阳秘,维持人体的阴阳动态平衡,从而达到阴阳调和的目的。
2、疏通经络
针灸还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能够正常地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够使瘀血、浊液能够正常地排出体外,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3、扶正祛邪
针灸还可以扶助机体正气,祛除病邪。如果患者正气不足,就容易受到病邪的侵袭,出现疾病。针灸还可以激发、调动和促进机体的抗病能力,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
4、调和气血
气血不足的患者通常会出现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等症状,此时可以通过针灸进行调理,能够使气血充足,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5、调节脏腑
人体的脏腑具有沟通内外、运行气血的作用,通过针灸可以使人体的脏腑得到调节,使气血运行正常,有利于身体健康。
此外,建议患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以免因操作不当而出现不适症状。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针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