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银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 心血管科
高血压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心脏病变、脑病变、肾脏病变以及视网膜病变。如果血压波动较大或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1.心脏病变
长期高血压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左心室为了克服外周阻力而加强收缩,逐渐导致左心室肥厚。这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增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生风险。高血压可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由于血压升高,血管内皮受损,脂质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影响心肌供血,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
2.脑病变
高血压早期可引起脑血管痉挛,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长期的脑血管痉挛会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导致脑功能受损。长期的高血压会促使脑动脉硬化的发生。脑动脉硬化可使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此外,脑动脉硬化还可能导致脑萎缩,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等。
3.肾脏病变
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玻璃样变,引起肾小球动脉硬化。这会使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肾衰竭。随着病情的进展,肾小球动脉硬化可导致肾单位萎缩,肾脏体积缩小。同时,高血压还可能引起肾间质纤维化,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
4.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会使视网膜小动脉发生痉挛、硬化。早期表现为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动静脉交叉压迫、视网膜出血、渗出等症状,严重影响视力。此外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还可出现视乳头水肿等眼底改变,这是由于颅内压升高引起的,提示病情较为严重。
高血压人群应该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增加钾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香蕉、土豆等。控制脂肪摄入,减少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适量食用植物油。
日常还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也可适当进行力量训练。运动强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劳累。运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压,如有不适及时停止运动。
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服用降压药物如卡托普利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等,其中硝苯地平缓释片应整片用水送服,不宜咀嚼或掰碎,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此外建议在家中自备血压计,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