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偏低有什么影响

2024-04-20 18:30:11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血常规偏低一般是指全血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数量等指标偏低。如果只是单纯的血常规指标偏低,并无其他不适症状,则可能与营养不良、贫血等有关。若还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则可能是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原因导致的。

1.营养不良:饮食不均衡可能会出现血常规指标偏低的情况,还会伴随消瘦、乏力等症状。建议调整自身饮食结构,保证各项营养均衡摄入,一般可逐渐改善。

2.贫血:多由失血过多引起,会导致体内血液总量低于正常值范围,还可伴有面色苍白、头晕眼花等症状。可以适当进食补铁的食物进行调理,如动物肝脏、菠菜等,必要时还需遵医嘱使用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胶囊等药物治疗。

3.白细胞减少症:主要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会引起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数量异常减少,患者会出现反复感染等情况。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升白细胞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地榆升白片、氨肽素片等。

4.再生障碍性贫血:与化学毒物刺激、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会导致骨髓造血组织明显减少,也会引发上述情况,常伴有多汗、易疲劳、气短等不适。可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环孢素软胶囊、酚磺乙胺注射液等药物治疗。

5.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所引起的疾病,会对机体造成损伤,从而诱发低热、全身皮疹、关节肿痛等现象,也会出现上述的检查结果。患者可以遵从医生指导,通过口服甲泼尼龙片、醋酸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还可能是急性放射病、结核病所致,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检查,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按时作息。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