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书生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儿内科
婴儿对眼可能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外伤、视力异常、眼内异物、角膜炎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1.先天性发育不良
由于遗传因素或其他未知原因导致的眼部结构异常,如眼轴过短、晶状体位置不正等,引起眼睛对位不正常。通过特定的眼部锻炼和活动,如注视闪烁灯光或跟踪移动物体,可增强眼部协调功能,改善对眼症状。
2.外伤
眼部受到撞击或摩擦等外力作用可能导致眼睑移位或眼球偏离正轨,从而出现对眼现象。针对外伤引起的对眼,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损伤程度并接受适当治疗,例如缝合裂口或植入义眼片。婴儿的眼睛对强光比较敏感,家长应尽量避免让强光直接照射到婴儿的眼睛。
3.视力异常
屈光不正或其他视觉障碍可能导致双眼无法同时聚焦于同一物体上,从而产生对眼的情况。视力下降可能导致婴儿视物模糊,甚至频繁揉眼睛。若确诊为屈光不正所致的对眼,则需通过验光配镜来改善视力。
4.眼内异物
异物进入眼内后可能会刺激结膜囊肿或者形成慢性炎症,进而影响眼球运动和对位。婴儿可能会出现频繁眨眼睛或闭眼、哭闹,伴随眼睛发红和肿胀等现象。如果异物是灰尘颗粒、头发等,家长可以用清水为婴儿冲洗眼睛。如果异物较大或位置较深,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5.角膜炎
角膜炎是由细菌、真菌或病毒侵袭角膜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在炎症因子的作用下会导致角膜水肿、浑浊,使角膜曲率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眼球的位置。婴儿可能会表现出眼痛、畏光、流泪以及眼睑痉挛等典型的刺激症状。如果是角膜炎引起的对眼,可以遵医嘱使用氟米龙滴眼液、盐酸环丙沙星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眼部分泌物较多,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以防止眼部被细菌感染。
建议定期带孩子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测试、眼压测量以及裂隙灯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干预任何潜在的问题。必要时,可能还需要进行眼底照相、视野检查等相关辅助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