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丢失性肠病的诊断要点

2023-08-28 09:42:33

施慧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 消化内科

蛋白丢失性肠病的诊断要点,主要包括发热、腹痛、腹泻、体重减轻、水肿等,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发热

蛋白质从胃肠道丢失,会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出现发热的情况。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C,患者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进行处理,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2、腹痛

如果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可能会使肠道黏膜受到刺激,从而出现腹痛的情况,甚至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患者可以通过热毛巾热敷腹部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乳酸菌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腹泻

如果患者的病情相对比较严重,还会使肠道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出现腹泻的情况,甚至会伴有粘液血便的现象。患者可以多喝温水进行改善,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蒙脱石混悬液、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4、体重减轻

由于患者无法吸收足够的蛋白质,从而导致机体的能量被消耗,患者会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

5、水肿

由于患者无法吸收足够的蛋白质,从而导致体内的蛋白质流失,会引起水肿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利尿剂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