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华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耳鼻喉科
腱鞘炎可能是由慢性劳损、外伤、感染、代谢因素、类风湿关节炎等原因形成的。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患者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考虑。
1、慢性劳损
如果患者长期从事需要频繁使用关节的工作,可能会导致肌腱与腱鞘部位反复摩擦,在局部产生损伤并形成腱鞘炎。此时建议患者注意劳逸结合,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缓解症状。
2、外伤
如果患者的肌腱部位受到外力的撞击,可能会导致局部出现损伤,从而引起腱鞘炎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疼痛症状。另外,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红外线治疗、微波治疗等方式进行物理治疗。
3、感染
如果患者的肌腱部位受到细菌感染,可能会诱发上述疾病,还会伴随局部肿胀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局部冷敷的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4、代谢因素
如果患者体内的酸性物质代谢紊乱,可能会导致腱鞘部位分泌过多的酸性物质,也可能会诱发炎症反应,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碳酸氢钠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
5、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因子侵入腱鞘,产生炎症反应,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进而造成手部或足部麻木刺痛感以及活动受限等情况发生。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还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