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洁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中医科
皮痹的中医辨证治疗可采用针刺、艾灸、中药外敷、中药内服、中药熏蒸等方法,以上方法均需要就医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针刺
皮痹患者可考虑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穴位针刺,一般采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医生会选择足三里穴、血海穴等穴位进行针刺。这些穴位有助于改善气血循环,缓解局部症状。
2.艾灸
针对皮痹,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艾灸方法,有温经散寒的功效,医生会根据病情选取穴位,如神阙穴、关元穴等。艾灸时间一般为每个穴位 15 至 20 分钟,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宜。
3.中药外敷
使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将药物研磨或制成合适剂型敷于患处,如当归、红花等,能够促进活血化瘀,缓解疼痛。但应确保药物不过敏,并遵循医师指导。
4.中药内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功效的中药进行内服,如羌活、独活等。一般将药材加水浸泡 30 分钟左右,然后用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 20 至 30 分钟,滤出药液。一剂药可煎煮两次,将两次药液混合后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服用时要按时按量,不可随意增减剂量。
5.中药熏蒸
利用特定中药配方制成的药液进行熏蒸,如白芷、防风等,通过蒸汽作用渗透到皮肤深层,达到舒筋活络的效果。熏蒸过程中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熏蒸时间一般为 20 至 30 分钟。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要添加衣物,戴上帽子、手套、围巾等。同时还要调整饮食结构,以清淡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皮肤瘙痒和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