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某一酶的活性显著增高说明什么

2024-09-02 22:23:33

陈逢生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 肿瘤四科(肝胆胰肿瘤科/肝病科)

肝功能检查中的酶指标通常包括胆碱酯酶、γ-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如果发现肝脏中的某种酶明显升高,则表明该酶可能存在于受损细胞内。

1.胆碱酯酶:胆碱酯酶是一种含磷脂的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分布在神经组织、胰腺和肝脏等部位。当患有急性病毒性肝炎时,由于炎症反应的影响,会导致肝细胞损伤和坏死,从而导致胆碱酯酶活性增加。

2.γ-谷氨酰转肽酶:γ-谷氨酰转肽酶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中,以肝脏含量最高。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较低。但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如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可引起肝细胞损害和坏死,使大量γ-谷氨酰转肽酶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其活性显著增高。

3.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是一种糖酵解途径中的酶类物质,广泛分布于机体各个组织中,包括骨骼肌、心肌、肾脏以及肝脏等。在健康人群中,血清乳酸脱氢酶浓度通常较低。然而,在一些疾病状态下,如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可能会出现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的现象。

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临床上常用的肝生化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很低。但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时,如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会使大量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导致其活性明显增高。

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一种参与氨基酸转化过程的酶类物质,广泛分布于人体多个器官中。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较低。但是,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如慢性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的进展,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和坏死,进而使得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增高。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各项指标均可能存在异常表现,并不能仅凭单一指标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接受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