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洁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中医科
三伏天口渴可能是由天气炎热、饮水不足、阴虚火旺、暑热伤津、湿邪内阻等引起的。建议及时前往医院中医内科就诊并完善望诊、问诊等检查后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天气炎热
如果处于室外或者高温环境下工作,可能会使体内水分流失过多,从而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此时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在离开上述环境后可逐渐缓解。
2.饮水不足
如果患者在三伏天期间没有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会导致身体脱水,进而出现口渴的情况。此时应适当增加饮水量,每天至少喝8杯温开水,以满足身体对水分的需求。
3.阴虚火旺
通常是指人体内的精血和津液亏损严重,而生发于上的一种火热之证候。当机体发生阴虚火旺的时候,会导致身体失去濡养,继而引起消渴症的发生,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建议温开水送服。
4.暑热伤津
中医认为,三伏天属于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容易感受暑热之邪,而暑热之邪易耗伤人体的阴液,导致津液亏虚,从而出现口渴的症状。此时可遵医嘱服用清热解毒的药物进行调理,如金银花露、野菊花颗粒等,其中金银花露可直接饮用,野菊花颗粒需要温开水冲服。
5.湿邪内阻
当人体受到湿邪侵袭时,可能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常,湿邪滞留于体内,阻碍气血运行,从而出现口渴的现象。此时可通过针灸或拔罐等方式进行调理,如针刺足三里穴、合谷穴等穴位,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
在三伏天出现口渴症状时,应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环境中。此外,还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因为高血糖也可能导致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