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基础病有哪些

2023-08-18 09:58:22

周彬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心血管内科

心脑血管基础病一般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周围血管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等。

1、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压力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大多是由于遗传、饮食习惯、肥胖等原因导致,而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进而引起心脑血管基础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2、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大多是由于遗传、环境、饮食等原因导致,由于血液中的脂质成分过高,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引起心脑血管基础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脂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

3、周围血管病变

周围血管病变可通过影响血液循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及引发炎症反应等机制增加心脑血管基础病发生风险。可能导致肢体肿胀、疼痛、发冷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大多是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引起,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进而引起心脑血管基础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5、脑梗死

脑梗死一般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大多是由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原因导致。如果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会导致血管的管壁僵硬、弹性减退,从而引起脑梗死。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同时患者还需注意适当运动,例如慢走、快走等,能够增强抵抗力,增强抗病能力。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病因后再进行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