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帅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脊柱骨科
一般情况下,腰椎及椎间盘退行性变,可能是年龄增大、不良生活习惯、骨质疏松、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原因所造成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原因,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年龄增大
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大,腰椎部位的骨密度会逐渐下降,此时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情况,甚至还会伴有局部肌肉僵硬的症状。建议患者日常要注意多休息,避免长时间久坐或者是久站。
2、不良生活习惯
如果在平时生活中经常做一些重体力劳动,或者是长时间弯腰工作,可能会使腰椎间盘发生退变,甚至还会伴有局部肌肉酸胀、疼痛等现象。患者可以通过多卧床休息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按摩或者是热敷的方式进行缓解。
3、骨质疏松
若患者存在骨质疏松,可能会使骨密度降低,引起腰椎及椎间盘退行性变,甚至还会出现局部骨折的情况。建议患者日常可适量进食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虾皮等,同时可遵医嘱服用碳酸钙D3片、维D钙咀嚼片等药物。
4、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是正常骨骼边缘形成的骨性增生物,是骨组织的自我修复,患者一般会出现局部包块、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如果患者症状比较轻微,可以通过局部按摩、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
5、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可能是长期久坐、妊娠、遗传等原因所引起,当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时,可能会导致局部神经受到压迫,从而出现腰痛、下肢麻木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牵引治疗的方式缓解。
如果症状没有得到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骨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