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高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泌尿外科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一般包括妊娠、年龄增长、肥胖因素、激素水平下降、慢性尿路感染等,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妊娠
女性在妊娠后,子宫会随着胎儿的增长而不断增大,从而压迫到盆腔,导致膀胱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出现尿失禁的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在生产后可逐渐恢复正常,无须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提肛训练的方式,提高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缓解尿失禁的情况。
2、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此时可能会导致盆底肌肉松弛,从而引起尿失禁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电刺激进行治疗,促进盆底肌肉的收缩,缓解尿失禁的症状。
3、肥胖因素
肥胖会导致腹腔内压力升高,从而引起尿失禁。建议平时应控制饮食,避免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苹果、菠菜等,有助于增强体质。
4、激素水平下降
如果女性在妊娠期间或者哺乳期间,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出现下降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尿道括约肌以及盆底肌肉的功能出现减退,从而出现尿失禁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米多君片、盐酸黄酮哌酯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电刺激进行治疗。
5、慢性尿路感染
如果患者存在慢性尿路感染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膀胱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中医针灸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