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征兆和预防措施有哪些

2024-08-11 16:21:18
王俊

王俊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疾病早期征兆包括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心慌心悸、头晕头痛以及睡眠障碍等,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情愉悦以及定期体检来预防。

一、心血管疾病的征兆

1.胸闷气短:如果在平静的状态下出现频繁的胸闷、气短现象,并且休息后不能缓解,则可能是由于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缺氧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是否为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同时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症状。

2.呼吸困难:当患者出现突然的呼吸困难时,可能与回心血量增加有关,此时可能会造成血压下降,甚至引发休克的情况。因此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

3.心慌心悸:若患者自觉明显的心慌、心悸等症状,考虑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可表现为心跳加快、心律不齐等情况。建议适当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必要时也可遵医嘱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阿罗洛尔片等药物帮助稳定心率。

4.头晕头痛:部分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还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严重者还可伴有视物模糊、视野缩小等表现。此时应立即卧床休息,并尽快到就近医院就诊处理。

5.睡眠障碍:长期精神紧张或者焦虑状态下的患者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因此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阿普唑仑片、艾司唑仑片等镇静类药物予以缓解。

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

1.合理饮食:平时要少吃盐含量高的食物,如咸菜、腊肉等腌制食品,也要减少含糖量高的食物摄入,比如碳酸饮料和油炸类的零食。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C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

2.适当运动:每天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降低体重,有助于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例如慢跑、游泳、瑜伽等,并注意适度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收缩血管并增加心率,长期吸烟可能会导致血管弹性减弱并逐渐硬化。过量饮酒也会加速肝脏对脂肪的积累,从而引发酒精性肝病和胰腺炎等并发症。因此,应尽量避免吸烟和饮酒,以保护心血管健康。

4.保持心情愉悦:情绪波动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长期紧张、焦虑、压力大等因素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要学会放松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多参加一些兴趣爱好或者娱乐活动,缓解压力。

5.定期体检:年龄增长、家族遗传等多种因素都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潜在的心脏病危险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生化指标等项目。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如果已经被确诊为某种心血管疾病,则可能需要接受相关的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降压药、调血脂药、抗血小板聚集药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