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中医科
血脂稠在中医上一般叫血浊证,血浊证是中医的一种证型,是指人体内的血液过于黏稠,导致血液的流动性减弱,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患者需要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进行分型,并积极进行治疗。
血浊证可能是由于外感湿热邪气、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情志内伤等原因引起,这些原因容易导致湿热邪气侵入体内,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使体内的水湿不能正常代谢,从而导致体内的血液过于黏稠。患者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身体乏力、头晕、胸闷、气短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眼底出血、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等症状。如果患者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引发其他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茵陈五苓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具有清热利湿、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血浊证引起的症状。患者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辨证论治,选择服用中药进行调理,如决明子、山楂、荷叶等,或者通过针刺、刮痧等中医理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多食用肥甘厚味的食物,如肥肉、奶油等,还应避免过量饮酒,可适当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如苹果、西红柿等。同时患者还可适当进行运动,如慢跑、打羽毛球等,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此外,还需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或易怒等。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